免疫系统如何战胜病毒?
┈ 7件事护好抗疫“防火墙”
(防疫知识宣传第32篇)
近期,全国各地陆续传来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好消息,令感染者和前线医务人员备受鼓舞,更加有信心、有决心战胜疫情。
在没有“特效药”的情况下,全国已累计治愈出院49923人(截止到今天中午12点)。这些患者中,没有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占了很大一部分,因此有不少人直呼“年轻是战胜疾病的本钱”。但同时,八九十岁的“高龄出院者”也让人们意识到,年龄并非治愈的关键所在。事实上,人体对抗病毒真正的“本钱”是良好的免疫力。
记者采访专家,教你如何护好免疫力,抵抗病毒侵袭。
一、战胜疾病最终要靠免疫力
“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,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将其清除。”绝大部分患者,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,经过氧疗、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以后,均可以顺利出院。其中的“免疫调节治疗”,就是通过各种治疗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,为免疫系统战胜病毒争取时间。
一般来说,可以自己吃饭、没有呼吸困难的轻症患者,只需要通过对症治疗,两周左右就会产生抗体,并逐渐康复;体弱者、有基础疾病者患上新冠肺炎后可能病情会比较重,需要使用对症治疗、免疫调节治疗甚至呼吸机等支持治疗手段,尽量避免发生器官衰竭等并发症,以帮助患者撑过这两周的时间,等待免疫系统打败病毒。
二、免疫力应维持平衡状态
需要提醒的是,很多人为了防病、治病一味追求“增强免疫力”,事实上,并非所有重症的产生都是因为免疫系统“弱”,有时恰恰是因为它的“强”。
比如活化的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,这些细胞因子又募集更多的免疫细胞,形成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导致组织器官严重损伤。因此,免疫力应该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。
“免疫系统是抵御病毒的屏障,但并非坚不可摧。”专家表示,除了因年龄增长带来不可避免的免疫功能衰退外,病原体感染、使用免疫抑制剂,以及患有肝硬化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等,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。
此外,作息不规律、饮食不均衡、情绪低落也会使免疫系统失衡。罗卉提醒,免疫力下降初期往往不易察觉,其主要后果是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、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害,因此更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。
“目前,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大部分是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,他们大多呈现‘发病后重症多’的特点。”专家告诉记者,这与他们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很大的关系,因此对这些人来说,要想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,最好的办法是做好各种防护措施。
三、七件事护好免疫力
目前,很多防治新冠病毒指南都提到了保护免疫力。专家们建议,不妨做好以下几件事:
1、防寒保暖
冬春交替气温起伏大,部分人免疫系统不稳定,易引发疾病,建议开窗通风时避免直吹,尤其是老人和孩子。如果要出门,应提前查询天气情况,做好防寒保暖。
专家表示,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,存在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的现象。这是因为,体温高有利激活人体内更多的免疫细胞,从而能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。
2、管好慢病
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力较差,一定要遵医嘱治疗,控制好病情,不给病毒可乘之机。
需要提醒的是,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通常会出现高烧,但有些在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,仅表现为疲乏、不想吃东西等,家人要提高警惕,如果情况加重要及时就医。
3、营养均衡
免疫系统运作需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,疫情期间可适当增加鱼、禽、肉、蛋、奶、豆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多吃新鲜的蔬果,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但要注意清淡、易消化,不可过度节食,也不要大吃大喝,平衡膳食最重要。
4、注意补水
体内水分充足不仅能使鼻腔和口腔的黏膜保持湿润,抵御病毒,还能保证良好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效率。
因此要注意补水,成人每天1.5~1.7升,特别是渴觉不敏感的老年人,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水。
5、适度锻炼
运动有助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病毒感染状态下的机体耐受程度。科学研究表明,长期适量运动能保护机体免疫力,降低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。但不要临时抱佛脚进行高强度运动,以免使免疫系统紊乱。
6、作息规律
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,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。
建议保持作息规律,每天睡7~8小时,有助保持免疫系统的固有节律,减少发生紊乱的风险。
7、稳定情绪
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,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,还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,降低肾上腺素水平,缓解疲劳。
疫情期间,建议保持愉悦的心情,尤其是老年人,不要过度焦虑恐慌,可以通过运动、读书、与朋友打电话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减轻心理压力。
专家提醒,虽然一些药可调节免疫,有助防治新冠肺炎,但老百姓不能擅自使用,应听从医生建议。目前尚无特效预防药,因此不主张没病的人吃药来预防,常通风、勤洗手、戴口罩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。
新乡学院疫情防控卫生防疫组
2020年3月4日